二○○一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

出版年月:
2003/4/1
編/著者: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精/平裝:
平裝
定價:
350
開數:
菊8開A4〈29x21公分〉
書籍簡介:
2001年12月7日,淡江大學邀請歷史、文學、地理、土木建築、水利環境工程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探討大淡水地區在不同時代環境下,所呈現不同的面貌與多元的文化內涵。論文主要內容包括淡水在各時代所呈現的多元意義,如清法戰爭、馬偕研究、西荷清人對淡水的認知等。亦包括文學的淡水、淡水地理空間變化、地景意象的形塑發展、歷史古蹟的搶救、淡海新市鎮開發及如何開創淡水新生契機等,十分值得學界參考。
類別:
論文集
篇名 | 篇作者 | PDF下載 |
---|---|---|
談國家歷史與地方文史工作的關係 | 張炎憲 | |
從法國史料來看清法戰爭在淡水(一八八四年) | Sylvie PASQUET | |
馬偕研究的史料問題 | 林昌華 | |
看見的,和看不見的.淡水--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初,西、荷及清人對淡水的記述與認知 | 張建隆 | |
王昶雄《驛站風情》中的鄉土情懷 | 傅錫壬 | |
從文學作品鳥瞰日治時代的淡水 | 河原功 | |
淡水、河岸與落日:觀光凝視VS在地生活 | 黃瑞茂 | |
觀音山與淡水地景意象的形塑發展 | 戴寶村 | |
淡水河水庫淤積之研究 | 王士紘、羅啟文 | |
歷史研究中的地方史 | 吳密察 | |
淡水河岸跨村落祖公會--以同安人燕樓李、?山李、西亭陳、郭子儀會為例 | 王志文 | |
論清代前期臺灣社會「男有耕而女無織」 | 黃國盛 | |
歷史與地理:清代淡水海域的自然生態與經濟活動 | 莊吉發 | |
淡海新市鎮開發計畫對淡水地區空間變遷之影響 | 文一智 | |
再見公司田橋:淡海新市鎮開發對淡水史蹟之衝擊 | 紀榮達 | |
淡水古蹟保存與再生之發展--從觀光營造的角度 | 周宗賢、連慧華 | |
淡水演進的影像觀察初探--城市容顏的永恆觀照 | 馮文星 |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