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一屆討論會)(絕版)

出版年月:
1992/12/1
編/著者:
國史館
精/平裝:
精裝
定價:
1200
開數:
菊8開A4〈29x21公分〉
書籍簡介:
本論文集係依中華民國史編纂計畫,採紀事本末體,運用新史學方法,延請學界各專家學者,慎選富於歷史意義之專題,提出論文,以作為日後修纂中華民國史之重要參考。中華民國史專題選題範圍,不拘於黨派成見,不分種族、地域、男女、老少,凡正確記述中華民國全體國民之堅苦卓絕,開創守成,致力於國家現代化的史實史事者,皆在采擇編輯之列。中華民國史第一屆討論會於民國八十一年八月舉行,共發表論文二十八篇;第二屆討論會於八十二年九月舉行,發表論文二十九篇;第三屆討論會於八十四年十月舉行,共發表論文四十三篇;第四屆討論會於八十六年十二月舉行,共發表論文六十五篇,第五屆討論會於八十八年十二月舉行共發表論文六十九篇。五次會議,與會學者專家皆逾二百人,論文精闢,講評客觀,討論熱烈。會後所有論文經修正彙編成論文集,足可供日後編纂中華民國史專題采擷之參考。
類別:
論文集
篇名 | 篇作者 | PDF下載 |
---|---|---|
楊玉麟的革命思想 | 郭鳳明 | |
《民報》與清末革命運動 | 陳孟堅 | |
論洪憲帝制運動發生之原因 | 蕭良章 | |
胡適的教育思想 | 呂實強 | |
中華民國大學院與大學區之研究 | 陳哲三 | |
廣西國民基礎教育運動及其成效 | 陳重光 | |
曾琦政治思想述論 | 遲景德 | |
五四時期學界的新舊衝突——以民國九年的浙江一師風潮為例 | 呂芳上 | |
戴傳賢對「民族國際」的推行與貢獻 | 徐鰲潤 | |
抗戰時期中國對收復緬甸之外交努力 | 陳立文 | |
北伐時期的北洋外交——北洋外交部與奉系軍閥處理外交事務的互動關係初探 | 唐?華 | |
國民政府實施訓政的背景及挫折(民國17年至20年) | 蔣永敬 | |
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之初步研究 | 林泉 | |
孫科與制憲國民大會 | 方仁 | |
金融恐慌與中央銀行的發展(民國23-24年) | 卓遵宏 | |
資源委員會與抗戰時期民營廠礦之內遷 | 莊焜明 | |
中國航空公司的創辦——中國民航的開端(民國18至35年) | 葉健青 | |
南京臨時政府軍事實況 | 劉鳳翰 | |
中日武漢會戰論述 | 劉筱齡 | |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國民黨的東北黨務 | 高純淑 | |
戰時兒童保育會(民國27年3月至34年9月) | 梁惠錦 | |
汪精衛政權參加「大東亞戰線」之經緯——從同甘苦到共生死 | 邵銘煌 | |
一號作戰期間中共的活動企圖(民國33年4月17日至33年12月5日) | 孫若怡 | |
馬歇爾使華調處——第一階段之研究(民國34年12月至35年3月) | 王成勉 | |
國民政府時期山東省的行政人員與行政效率(民國17年至24年) | 張玉法 | |
白崇禧與二二八事件 | 陳三井 | |
臺海戰爭述略——從民國三十八年古寧頭戰役到四十七年金?砲戰 | 賴暋 | |
四十年來的臺灣基督教會 | 查時傑 | |
綜合講評 | 宋晞 |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