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國史館Academia Historica

 
:::

研究成果

婦女史研究成果(國史館)

期刊論文

  1. 林秋敏,〈謝娥與臺灣省婦女會的成立及初期工作(1946-1949)〉,《臺灣文獻》第63卷第1期(20123月),頁285-333
  2. 林秋敏,〈謝娥在臺灣政壇的崛起與退出(1946-1949)〉,《國史館館刊》,第27期(20113月),頁111-153
  3. 林秋敏,〈臺灣省新運婦女工作委員會與戰後初期臺灣婦女工作〉,《國史館學術集刊》,第3期(20039月),頁283-302
  4. 林秋敏,〈閻錫山與山西天足運動〉,《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8期(19956月),頁129-144
  5. 林秋敏,〈清末的天足會(1895-1906)〉,《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6期(19946月),頁115-124

 

論文集(專書之一章)

  1. 林秋敏,〈戰後民間參與國際選美活動之研究(1960-1964)〉,收入《戰後初期的臺灣(1945-1960s)》(臺北:國史館,201510月),頁497-548
  2. 林秋敏,〈戰後初期臺灣婦女議題—以《臺灣婦女》週刊為中心的探討〉,收入《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動向》(臺北:東華書局,200412月),頁487-525
  3. 林秋敏,〈宋美齡女士與婦女聯合會—從慰勞工作談起〉,收入《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臺北:中正文教基金會,20003月),頁421-440
  4. 林秋敏,〈抗戰前十年間的放足運動〉,《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二屆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312月),頁313-346

 

研討會論文

  1. 林秋敏,〈第一屆立法委員中的女性聲影〉,國史館年度講論會,20195月。
  2. 林秋敏,〈宋美齡「演說之旅」探析(1965-1966)〉,國史館年度講論會,20177月。
  3. 林秋敏,〈「中國小姐」選拔及其時代意義(1960-1964)〉,國史館學術討論會,201412月。
  4. 林秋敏,〈中華民國第一屆女性立法委員背景之探討〉,國史館第225次學術討論會,201212月。
  5. 林秋敏,〈1950-1960年代臺灣婦女議題—以節育為例的探討〉,國史館第204次學術討論會,201012月。
  6. 林秋敏,〈戰後政壇臺籍婦女菁英探析—以謝娥為例〉,國史館第187次學術討論會,200912月。
  7. 林秋敏,〈婦女與臺灣環境保護運動—以主婦聯盟推動垃圾減量為例〉,國史館第168次學術討論會,200810月。
  8. 林秋敏,〈謝娥與戰後臺灣婦女工作〉,國史館第141次學術討論會,20066月。
  9. 林秋敏,〈三寸金蓮面面觀〉,國史館第113次學術討論會,200311月。
  10. 〈宋美齡女士與婦女聯合會──從慰勞工作談起〉,《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會,1999年。
  11. 〈抗戰前十年間的放足運動〉,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二屆討論會,19939月。

 

口述歷史

  1. 何鳳嬌、林秋敏訪問,詹家綺記錄整理,〈楊月琴女士口述訪談紀錄〉,《國史館館訊》,第6期(20116月),頁96-105
  2. 鄭玉麗口述,遲景德、林秋敏訪問,林秋敏記錄整理,《鄭玉麗女士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03月。

 

研究概況

  1. 林秋敏,〈中國婦女纏足研究的概況〉,《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期(19968月),頁287-296

 

學位論文

  1. 林秋敏,〈近代中國的不纏足運動(1895-193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1月。

 

其他

林秋敏,〈張默君傳〉,《近代中國》,100期(19944月),頁222-227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