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國史館Academia Historica

 

【國史館新聞稿】國史館公開第六批兩蔣日記數位檔供外界使用

(一)整編與數位化進度說明
蔣中正總統、蔣經國總統之日記(以下簡稱兩蔣日記)自2023年9月從美國史丹佛大學運回台灣後,本館即依年代順序進行整理編目及數位化,因部分年度之日記「原本」嚴重破損,為儘早提供應用,改以該年度「抄本」進行整編及數位化作業,並自2024年起按季對外公開。


2025年6月30日所開放之兩蔣日記第六批資料總計6個年度,14卷,3,934件,5,810個數位檔,開放範圍分別為《蔣中正日記》(1938-1941年)原本6卷,整編完成計2,923件、3,959個數位檔,以及《蔣經國日記》(1947年及1949年,其中1948年原本、抄本均缺)抄本8卷,整編完成計1,011件、1,851個數位檔。本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提供目錄檢索及影像閱覽服務,惟在日記著作權屆滿前,影像圖檔暫無法直接上網,須到本館台北閱覽室閱覽抄錄。溯自2024年3月開始提供應用起,目前已累計開放36個年度、60卷。

兩蔣日記整編以冊為卷、按日分件,另有封面、大事表、姓名錄、雜錄及制式印刷的參考資料等各自成1件,貼附之剪報與該記事編為同件並摘錄剪報標題;而日記原本中常常遇到夾在日記中且獨立的剪報、電文、手稿、照片等夾件,整編時亦自成1件,並於內容描述欄位詳載該夾件原始位置(如夾於某年月日之間)、型式(如剪報)與內容(如新聞標題)。又,為完整呈現內容,夾件如為雙面且均有資訊,數位化採雙面掃描,其中剪報有紅筆寫字、圈、點、劃線或報導篇幅完整者,可推測重要性高,該影像呈現順序為先,另一面則呈現為次,並於目錄著錄該剪報新聞標題。各件之記事僅照錄部分文字,如有制式及抄錄欄位無記事、有內容但無法辨識或經勘誤等情形,則以[ ]註記表示。

(二)二戰時期的蔣中正視角
在1938至1941年的《蔣中正日記》中,可看到中國國內有汪兆銘國民政府的成立,國際則有歐戰爆發與美國參戰等相關記事。

國內方面,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開始。蔣中正聯共抗日,汪兆銘卻主張與日本談和,並私自與日交涉。1938年12月22日《蔣中正日記》記述雲南省主席龍雲「電稱汪臨行時明言與敵倭有約,到港商洽中倭和平事件……」。1938年12月29日汪兆銘電中央黨部蔣中正及中央執監委員等主張響應日本首相近衛聲明與日談和。《蔣中正日記》1938年12月31日記事:「見汪響應敵相近衛宣言之明電,其通敵賣國之罪已暴露殆盡,此賊不可救藥矣,多行不義必自斃也」。1939年1月1日記述:「討論汪電決議開除其黨藉(籍),解除其一切職權」。1940年3月24日至30日上星期反省錄記事:「汪奸偽組織三十日在南京成立,我政府立即下令通緝」。

國際方面,1939年9月德國、蘇聯軍隊入侵波蘭,歐戰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蔣中正於9月1日日記寫道:「歐戰已起,今日德國進攻波蘭」,9月2日寫道:「歐戰勝利必屬英法……我必須提前加入英法陣線,使倭不能加入……」。1940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國外交代表在柏林簽署《德義日三國同盟條約》,蔣中正於9月22日至28日上星期反省錄記事:「德意(義)日三國同盟果已實現……我能戒慎進行則抗戰必勝之形勢已定……」。

1941年12月8日蔣中正日記寫道:「預定……召集英美俄各大使宣布中國對軸心國宣戰之決心……」、「倭寇已於今晨一時轟炸檀香山珍珠港……」。12月9日「……通過宣戰文告……」。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局勢因此扭轉,而中國自1937年抗戰至此正式對日本宣戰。

(三)1947、1949年敏感時期蔣經國的台灣記事
1947年及1949年的《蔣經國日記》抄本(其中1948年原本、抄本均缺),則有二二八事件與政府遷台等相關記事。

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蔣經國與白崇禧一起來到台灣。《蔣經國日記》1947年抄本3月11日記述「奉命赴台灣視察團務」,3月12日「向父親請示有關台灣諸事」。蔣經國3月17日下午12時40分抵台,3月19日上午10時30分離台,不到48小時的訪台行程,蔣經國日記記述如下,3月17日「九時四十分飛離南京……十二時四十分抵台北,初來台灣一切都感到新奇」。3月18日「……今晨六時即起在『督辦官邸』前花園散步,看一草一木都是台灣同胞的血淚。八時啟程乘汽車赴基隆,公路平坦非常,在基隆曾參觀砲台三處,中午在要塞司令部午餐。下午一時返台北,二時作草山之遊,並在溫泉沐浴,草山百花盛開,美景也。三時召集幹校留台同學一百餘人講話,並視察青年團團部。」。3月19日「陳長官為急於提呈台灣省府改組後之人選名單故促我今日返京。從客觀方面看來,陳儀似乎是想做一番事業,至於幹部之有好亦有壞,乃是一般現象。從台灣事件來看,更證明『政治是不留情的』,而自己又與此無情的事情發生了關係,何其不幸也,今晨十時半離台,……於五時十五分抵京,當即拜見父親報告台灣情形。」。

1949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遷台,而1949年這一年蔣經國日記多次述及遷台前的準備。《蔣經國日記》1949年抄本1月21日記述:「父親決定辭總統職……下午四時十分侍父親飛離首都」。4月23日之記述:「……父親決定離開家鄉」。4月24日「送妻兒赴台灣暫住……下午妻兒飛台」,1949年6月蔣中正選定台北草山(陽明山)作為總裁辦公室的所在地,蔣經國於8月1日寫道:「總裁辦公室今天正式開始辦公」。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10月17日蔣經國日記寫道「廈門失守台灣受威脅」,12月7日「政府決定遷台灣」,12月10日「父親原定今晨離蓉,因為要知雲南真實情況,延至下午二時起飛,在機場遇到胡宗南、王陵基相顧黯然,在鳳凰山起飛,回首成都平原,低徊不已,七時三十分安抵台北。」。

(四)另亦持續出版兩蔣日記
本次開放之兩蔣日記,為記錄歷史轉折點的珍貴史料,歡迎各界多加利用。另,本館修纂處同步進行兩蔣日記的研究與出版工作,包括編校《蔣經國日記》1960-1979年計19冊業已出版,2025年8月將出版《蔣中正日記》1937-1947年計11冊,9月將出版《蔣經國日記》1950-1954年計5冊,歡迎購買,也可到本館台北閱覽室參閱,或至典藏該書之各大圖書館借閱。

 

*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https://ahonline.drnh.gov.tw/
* 國史館台北閱覽室(台北市長沙街一段 2號)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7:00
* 購書資訊:https://www.drnh.gov.tw/p/412-1003-170.php?Lang=zh-tw

 

新聞聯絡人:林科長(02)2316-1062

 

圖1: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27年(1938年)12月22日之記事,龍雲電稱汪兆銘臨行時明言與敵倭有約到港商洽中倭和平事件(典藏號:002-150101-00024-359)

圖1: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27年(1938年)12月22日之記事,龍雲電稱汪兆銘臨行時明言與敵倭有約到港商洽中倭和平事件(典藏號:002-150101-00024-359)

 

圖2: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27年(1938年)12月31日之記事,見汪兆銘響應敵相近衛文麿宣言之明電其通敵賣國之罪已暴露殆盡(典藏號:002-150101-00024-368)

圖2: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27年(1938年)12月31日之記事,見汪兆銘響應敵相近衛文?宣言之明電其通敵賣國之罪已暴露殆盡(典藏號:002-150101-00024-368)

 

圖3: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28年(1939年)1月1日之記事,討論汪兆銘電決議開除其黨藉(籍)解除其一切職權(典藏號:002-150101-00025-007)

圖3: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28年(1939年)1月1日之記事,討論汪兆銘電決議開除其黨藉(籍)解除其一切職權(典藏號:002-150101-00025-007)

 

圖4: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28年(1939年)9月1日至2日之記事,歐戰已起,今日德國進攻波蘭、我必須提前加入英法陣線(典藏號:002-150101-00025-338~339)

圖4: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28年(1939年)9月1日至2日之記事,歐戰已起,今日德國進攻波蘭、我必須提前加入英法陣線(典藏號:002-150101-00025-338~339)

 

圖5: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29年(1940年)3月24日至30日上星期反省錄之記事,汪兆銘偽組織三十日在南京成立,我政府立即下令通緝(典藏號:002-150101-00026-125)

圖5: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29年(1940年)3月24日至30日上星期反省錄之記事,汪兆銘偽組織三十日在南京成立,我政府立即下令通緝(典藏號:002-150101-00026-125)

 

圖6: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29年(1940年)9月22日至28日上星期反省錄之記事,德意(義)日三國同盟果已實現……我能戒慎進行則抗戰必勝之形勢已定(典藏號:002-150101-00026-373)

圖6: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29年(1940年)9月22日至28日上星期反省錄之記事,德意(義)日三國同盟果已實現……我能戒慎進行則抗戰必勝之形勢已定(典藏號:002-150101-00026-373)

 

圖7: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30年(1941年)12月8日之記事,日軍已於今晨一時轟炸檀香山珍珠港;9日通過宣戰文告(典藏號:002-150101-00029-470~471)

圖7:蔣中正日記原本民國30年(1941年)12月8日之記事,日軍已於今晨一時轟炸檀香山珍珠港;9日通過宣戰文告(典藏號:002-150101-00029-470~471)

 

圖8: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6年(1947年)3月11日至12日之記事,奉命赴台灣視察團務及向父親(蔣中正)請示有關台灣諸事(典藏號:005-060102-00031-096~097)
圖8: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6年(1947年)3月11日至12日之記事,奉命赴台灣視察團務及向父親(蔣中正)請示有關台灣諸事(典藏號:005-060102-00031-096~097)

 

圖9: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6年(1947年)3月17日至18日之記事,九時四十分飛離南京……十二時四十分抵台北,初來台灣一切都感到新奇及……. 看一草一木都是台灣同胞的血淚(典藏號:005-060102-00031-104~105)
圖9: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6年(1947年)3月17日至18日之記事,九時四十分飛離南京……十二時四十分抵台北,初來台灣一切都感到新奇及……. 看一草一木都是台灣同胞的血淚(典藏號:005-060102-00031-104~105)

 

圖10: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6年(1947年)3月19日之記事,陳長官(陳儀)為急於提呈台灣省府改組後之人選名單……從台灣事件來看政治更證明「政治是不留情的」……離台抵京向蔣中正報告台灣情形(典藏號:005-060102-00031-106)

圖10: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6年(1947年)3月19日之記事,陳長官(陳儀)為急於提呈台灣省府改組後之人選名單……從台灣事件來看政治更證明「政治是不留情的」……離台抵京向蔣中正報告台灣情形(典藏號:005-060102-00031-106)

 

圖11: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8年(1949年)1月21日之記事,父親(蔣中正)決定辭總統職……下午四時十分侍父親飛離首都(典藏號:005-060102-00035-029)

圖11: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8年(1949年)1月21日之記事,父親(蔣中正)決定辭總統職……下午四時十分侍父親飛離首都(典藏號:005-060102-00035-029)

 

圖12: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8年(1949年)4月23日之記事,父親(蔣中正)決定離開家鄉(典藏號: 005-060102-00036-031)
圖12: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8年(1949年)4月23日之記事,父親(蔣中正)決定離開家鄉(典藏號: 005-060102-00036-031)

 

圖13: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8年(1949年)4月24日之記事,決定送妻兒去台灣……下午妻兒飛台(典藏號:005-060102-00036-034)
圖13: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8年(1949年)4月24日之記事,決定送妻兒去台灣……下午妻兒飛台(典藏號:005-060102-00036-034)

 

圖14: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8年(1949年)8月1日之記事,總裁辦公室今天正式開始辦公(典藏號:005-060102-00037-046)
圖14: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8年(1949年)8月1日之記事,總裁辦公室今天正式開始辦公(典藏號:005-060102-00037-046)

 

圖15: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8年(1949年)10月17日之記事,廈門失守台灣受威脅(典藏號:005-060102-00038-025)

圖15: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8年(1949年)10月17日之記事,廈門失守台灣受威脅(典藏號:005-060102-00038-025)

 

圖16: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8年(1949年)12月10日之記事,蔣中正從成都飛抵台北(典藏號:005-060102-00038-097)

圖16: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8年(1949年)12月10日之記事,蔣中正從成都飛抵台北(典藏號:005-060102-00038-097)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