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臺美關係回顧
展期:2024/12/14~
地點:臺北館區2樓
【展覽簡介】
內容探討1950年代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後,歷經韓戰、《共同防禦條約》、美援到退出聯合國,接著與美國斷交的外交險境下,美國的《臺灣關係法》立法以及1980年代雷根總統的六項保證成為後來雙方互動依據,然而,時局轉變往往是內外牽動的,臺美關係的轉變也促成臺灣逐漸從威權走向民主開放。
展覽透過本館館藏史料及總統副總統文物的圖文、影音與物件來描述,包括本館典藏的外交文件、兩蔣日記以及總統副總統文物等。其中展覽現場展示《蔣中正日記》、《蔣經國日記》的部分內容,包括1971年10月2日、18日《蔣中正日記》記述對聯合國安理會席次問題的因應,以及應主動退出聯合國,以表「漢賊不兩立」的決心;1978年12月30日至1979年1月1日《蔣經國日記》記載知道斷交消息後的處理過程與心煩意亂之心境。
從社會民生建設到軍事國防外交,臺美之間互為因果,息息相關;從仰賴美援走向世界的臺灣,我們以館藏史料文物來回顧臺美關係。
地點:臺北館區2樓
【展覽簡介】
內容探討1950年代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後,歷經韓戰、《共同防禦條約》、美援到退出聯合國,接著與美國斷交的外交險境下,美國的《臺灣關係法》立法以及1980年代雷根總統的六項保證成為後來雙方互動依據,然而,時局轉變往往是內外牽動的,臺美關係的轉變也促成臺灣逐漸從威權走向民主開放。
展覽透過本館館藏史料及總統副總統文物的圖文、影音與物件來描述,包括本館典藏的外交文件、兩蔣日記以及總統副總統文物等。其中展覽現場展示《蔣中正日記》、《蔣經國日記》的部分內容,包括1971年10月2日、18日《蔣中正日記》記述對聯合國安理會席次問題的因應,以及應主動退出聯合國,以表「漢賊不兩立」的決心;1978年12月30日至1979年1月1日《蔣經國日記》記載知道斷交消息後的處理過程與心煩意亂之心境。
從社會民生建設到軍事國防外交,臺美之間互為因果,息息相關;從仰賴美援走向世界的臺灣,我們以館藏史料文物來回顧臺美關係。
瀏覽數:
分享